戏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也是中国的国粹,其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

一、京剧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为“国粹”。京剧用歌舞演绎故事,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各艺术行类的综合体现。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出。它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丑”。京剧的四功五法分别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梅兰芳就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善於运用歌唱、念白、表情、身段、舞蹈等技艺,把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入微。他运用艺术手段自然、和谐、圆活、洒脱、出神、人化,富有节奏感和塑形美。他的表演艺术特点是质朴中见华贵,端庄中含俏丽,淑静中蕴情致,妩媚中显大方。

二、越剧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袁雪芬,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唱腔的特点是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袁雪芬擅长依照人物的特定性格和感情创腔,不追求曲调的花梢,而注意以情带声,以真情实感和润腔韵味扣人心弦。在演唱上,她气息饱满,运腔婉转,喷口有力,吐字坚实而富有弹性,运腔中运用欲放又收、抑扬有致的处理,形成特有的韵味美。

三、黄梅戏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特区等地以及中国台湾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严凤英,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人,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严凤英的唱腔圆润明快,表演质朴细腻,吸收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称严派。

四、评剧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新凤霞是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在艺术上从不保守,她敢于吸收、敢于创新,博采姊妹剧种表演之长,虚心学习各种唱法,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在中国评剧院这一国家剧院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新凤霞的艺术创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新派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陈出新的传统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

五、豫剧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豫剧产于明末清初多以清唱为主,其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陈素真豫剧的代表人物,她的唱腔雅致、俏丽、清新,有意蕴、耐品味,古朴典雅,含蓄俏丽。陈派艺术在表演方面对豫剧的贡献尤为突出,她身段动作优美规范,细腻传神,刚柔相济、含蓄秀美、台步行走如飘,能够准确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不知倾倒了多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