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网络谣言排行榜
人云亦云很容易将一段简单的文字或者话语变成恐怖的谣言,因为听众不明真相很容易将原文表达的夸张,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转达、告知就成了谣言。谣言很容易让人恐慌,我们要坚持不造谣、不传谣,做个良好市民哦。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揭晓最新的2015网络谣言,看看是否有你听过的?
1、孩子常喝饮料会得白血病
谣言类别:食品安全
举报处理:135867次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很多碳酸饮料含有添加剂和色素,喝多了容易引起宝宝腹胀食欲差,含糖高易引起宝宝龋齿,长期大量喝对宝宝身体不利。饮料中的甜味素进入骨髓,大量的甜味素很难降解,容易堵塞骨髓网,进而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血病。”
真相:目前白血病的致病原因尚无定论,但甜味素导致儿童白血病的说法没有科学性,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也不会直接影响骨髓。饮料不会导致白血病,但饮料喝太多对儿童健康无益,还是多喝白开水比较好吧...
2、望远镜射针伤人摘器官
谣言类别:人身安全
举报处理:108478次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在长沙的桐梓坡路、枫林路一带,出现了一辆绿色哈弗H5(车号辽K75D33)越野车,有人在车旁兜售军用望远镜,在市民试用望远镜聚焦的时候,会有一根针弹出来射入他的眼睛,随后人会被带走摘取器官。”
真相:从2009年开始,在北京、上海、湖北、山西、江苏等省市的汽车论坛里,均有网友发帖称在当地遇到操东北口音、驾驶辽K牌照的吉普车的人在路边搭讪兜售“军用望远镜”。但其实针对上述传闻,北京、兰州、济南、长沙等地警方都曾专门辟谣。这是一则“老谣”,之所以生命力如此旺盛,就在于国人对这样可怕的谣言总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
3、用含氯的自来水蒸煮东西会致癌
谣言类别:科学常识
举报处理:98512次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蒸食物请一定要先开着盖子把水烧开,再放入要蒸的食物,盖上盖子!一定要用开水,或是过滤过的水。因为如果直接用自来水,自来水有氯,再经过加热后,由于锅盖是盖着的,氯被全部包覆在食物上,所以一定要用煮沸过的开水或用已过滤掉氯的水来蒸东西。因为氯有致癌的危险。真的很重要!即使蒸馒头也要注意。”
真相:自来水中氯的含量很低。不仅如此,氯在致癌分类中,目前尚无足够资料来确定该物质是否为人类致癌物。况且,在蒸煮东西时主要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和氧气。前两者不会蒸发,后者不会影响健康,根本不可能形成包裹物。这一过程有没有锅盖的遮挡都会发生。所谓水开之前务必把锅盖打开的提醒多此一举,打开锅盖会造成热量散失浪费,还会影响食物口味。
4、吃转基因甜玉米会阳痿、绝经
谣言类别:食品安全
举报处理:85108次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农业部:请你们不要把全中国人都当成“小白鼠”了!赶快全面禁止种植这种甜玉米了!街边小摊,市场卖的所谓甜玉米1000%是转基因!只要我们记住!以前没有食物现在有的绝对是转基因!甜玉米吃了使男女性无能, 男的阳萎!女的绝经!患癌!!白血病!孕妇吃了胎儿畸形、怪胎!!”
真相:2002年,农业部制定了首批标识目录,包括大豆、油菜、玉米、棉花以及番茄5类17种转基因产品。最近农业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06提案答复的函》,答复中称,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农业部将积极配合有关立法机关加强转基因法律问题研究,做好相关立法工作。
5、生吃酱油能致癌
谣言类别:食品安全
举报处理:80369次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酱油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易致癌物质,而且酱油中的微生物多容易致病,最好不要生吃酱油。”
真相:讲酱油致癌,是指酱油中的焦糖色素含有4-甲基咪,但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酱油4-甲基咪是人类致癌物。酱油本身具有提味、提鲜的作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正规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都要对酱油进行杀菌过滤,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否则无法上架销售。
回顾:2014谣言大全
谣言1:沐浴液易诱发乳腺癌
传言追踪:2014年,一则有关“沐浴液诱发乳腺癌”的网帖在微信朋友圈里传得火热。网帖称,沐浴液中含有一种叫Paraben的防腐剂,长期使用恐诱发乳腺癌。
专家解读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肿瘤专家何裕民:
无论是沐浴液还是其他洗涤用品,只要被有关部门批准的,即便里面有添加剂,也是安全的,它的毒理和病理检测是合格的。
乳腺癌的发生属于生活方式病,和肥胖,饮食热量高关系更密切,除此之外还有性格问题,有研究发现,有洁癖的人易患乳腺癌,我的门诊中也确实有类似病人,她们虽然有洁癖,但是很讲究生活品质,多是选用绿色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但是还是得了乳腺癌,因为较真的性格使然,洁癖就是一种较真,这种人,即便用清水洗,也属于癌症的易患人群。
谣言2:隔夜茶致胃癌、肝癌、食道癌
传言追踪:“隔夜茶”是指头一天冲泡、经隔夜放置的茶汤。2014年年初,网上出现“隔夜茶不能喝”,饮用将导致人患上胃癌、肝癌、食道癌等癌症的说法。这种说法的依据是:茶叶经放置过夜后,其中的一些二级胺类物质可以转变形成致癌物——亚硝胺。
专家解读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肿瘤专家何裕民:
二级胺类物质并非茶汤中所特有,而是广泛存在于很多食物中,尤以腌腊制品中含量最多,就算“隔夜茶”有,也是少量的,你想想,你每天喝的茶才几克,残余到最后的就更少,远低于人们从任何一种主食或蔬菜中摄入的量。
而且,这种二级胺类物质需要在特定条件下与硝酸盐共同存在、并发生化学反应才能形成亚硝胺,后者才是致癌的,而亚硝胺要达到每千克体重吸收100至200毫克才有可能致癌,你得喝多少隔夜剩茶呀?
谣言3: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
传言追踪:“某地4岁女童因吃自家催熟草莓导致性早熟”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传闻称,果农利用一种名叫“乙烯利”的化学药剂将青香蕉或草莓催熟,这种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这使得不少年轻父母慌了神儿。
专家解读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研究所陈小野教授:
人工催熟和自然成熟果实中植物激素乙烯的作用是一致的,吃自然成熟的果实不会促进性早熟,同样的道理,吃催熟果实也不会使孩子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和环境雌激素有关,所以女孩子性早熟的比男孩子多,因为是环境雌激素,而不是环境雄激素,这和我们用的药物,化学洗涤用品和避孕药有关,这些讲解之后会产生环境雌激素,不仅是中国,也是个新的世界性问题。
谣言4:含糖饮料=骨质疏松
传言追踪:“吃糖多的人容易缺钙,因为吃进的糖会换走骨骼里的钙”,在这样的理论引导下,自然就得出了“喝汽水等含糖饮料会导致缺概和骨质疏松”的谣言。
专家解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医院崔鲁佳博士:
不是糖换钙,而是吃糖多了,人肥胖了,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就比瘦人要高,甚至可以说,胖子都是软骨头。更重要的是,就算这个糖换钙的说法成立,就需要每人每天吃大量的糖,非此换不出危及健康的钙,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列出的骨质疏松十大危险因素中提到,引起现代人骨骼不健康的三大主要原因是:饮食中摄取的钙和维生素D不足、女性激素变化和缺乏锻炼。
谣言5:晚上锻炼等于慢性自杀
传言追踪:相对于晨跑来说,更多的上班族会选择晚上跑步。但近年来,网上有一种说法,晚上锻炼等于慢性自杀。这让许多晚练一族免不了人心惶惶。
专家解读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陈小野教授:
早晨刚起来时,人体各脏器的运转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时候锻炼,对于心血管功能比较脆弱的人来说是较危险的,用中医解释是,“平旦阳气升’,早上,人的阳气还很弱,免疫力相对低。
而且清晨空气中二氧化碳指数最高,而且前一天悬浮在空中的尘埃也并未完全消失,这时候运动远不如晚上的环境好。
谣言6:微波炉加热食品致癌
传言追踪:微波炉致癌说由来已久。2014年夏天,一则名为《快别用微波炉了,会致癌》的帖子在微信上疯狂转载,文中称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再次引发人们担忧。
专家解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医院崔鲁佳博士:
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并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不会产生致癌物。合格的微波炉,微波泄漏量和所产生的辐射都是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为了保险,在微波炉加热时,和它距离两米就可以了。
谣言7:榴莲+酒=砒霜
传言追踪:2014年, 一名年轻男子在泰国旅游时吃了很多榴莲,加之同时饮酒,结果引发心脏病猝死。之后便流传榴莲加酒可能导致酒精中毒,诱发休克或死亡。这类暴饮暴食或醉酒猝死的新闻并不罕见,如果恰在猝死前曾经食用过某些食物,就会有人将死因归罪于生活中广为流传又毫无科学依据的“食物相克”之说。
专家解读
在食物中,从来就没有食物相克的问题,任何食物的适量摄取与搭配都不会对人体产生所谓的中毒或致死。日常生活中酒与榴莲一起食用者大有人在,这个人因此出事,只能推断和饮酒有关系,饮酒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猝死。
这个说法说,因为榴莲中含有大量硫化物。其实,榴莲中的含硫氨酸含量极少,每百克不到3毫克,而每百克大米含硫氨酸约300毫克,既然我们的米饭都可以和酒一起吃,榴莲与酒同食怎会中毒死亡?
谣言8:蘑菇易重金属超标
传言追踪:今年10月,一篇名为《蘑菇还是少吃一点吧》的文章在微信圈里流传,文章称,一名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真菌的博士说,蘑菇虽好,但它对铅、汞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最多可达到100多倍。
专家解读
蘑菇是否重金属超标主要与其生长环境有关。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蘑菇大部分是在含棉籽壳、麸皮等一些农林副产品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基本接触不到重金属。蘑菇内含有多糖,这种成分可以抑制重金属的解离,使之在体内无法成为离子,因此很难被肠道吸收。
谣言9:小分子胶原蛋白抗衰老
传言追踪:2014年年初,艺人林志颖凭借“逆生长”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他公司推出的产品中,有一款以“小分子胶原蛋白”为主打原料的胶原蛋白饮品,林志颖在广告中称自己不老的秘密就在于此。
专家解读
著名健康科普作家佟彤专家解读:
水解胶原蛋白(或是宣传的“小分子胶原蛋白”)没有能帮助美容护肤的证据。首先,胶原蛋白缺乏身体必须的氨基酸,水解胶原蛋白相当于把人体消化的过程在体外进行了一部分,吃下后消化吸收速度更快,但是,就算是它们的确被吸收进入血液了,因为缺乏必须氨基酸,所以不能重组为蛋白被皮肤所用,最后又被排出了体外。
谣言10:唱首歌等于慢跑100米
传言追踪:2014年末,“唱歌减肥法”在网络上迅速流传。此法称,减肥专家做过一项研究,一个人唱完一首歌的氧气消耗量,和跑完100米后的氧气消耗量相比较,两者的效果相当,也就是说唱一首歌等于跑了100米。比如,一首张惠妹的《三天三夜》,可以消耗19.3卡路里,迪克牛仔的《忘记我还是忘记他》,可以消耗19.1卡路里。
专家解读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张舒难:
这种说法仅是在理论上成立,因为唱歌只需要用到胸腹部肌肉,而慢跑是需要运动到全身的,特别是腿部肌肉,而腿部肌肉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群,它的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很多糖尿病人通过运动降糖,就是这个道理,唱歌肯定没这么效果,很多歌唱家可是糖尿病呀!
谣言11:“性爱频率公式”人人适用
传言追踪:2014年网上、手机上盛传“性爱频率公式”,引起了很多人的困惑。该“公式”显示,性爱频率=年龄的首位数(+位数)x9,性爱频率公式所得乘积的十位数为一个性爱周期所持续的天数,而个位数则为该性爱周期内应有的性爱频率。例如,年龄为20~29岁,则2X9=18,表明10(天)为性爱周期,8天为本周期内的性爱频率,就是10天内有8次性爱。以此类推30~39岁,3X9=27,20天内可以有7次性爱……
专家解读
卫生部中国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张舒难:
性爱没有一定之规,和人的状况,习惯体质有关,最好的判断办法,是性爱之后第二天不觉得疲惫,这是最有效的检测指标。
谣言12:晨起喝淡盐水可排毒
传言追踪:2014年,许多养生达人都在尝试一种新的排毒养颜法——每天早上起床后空腹一口气喝下500m毫升淡盐水。早起喝淡盐水的这一养生方法,在网上被疯传。
专家解读
著名健康科普作家佟彤专家:
这是老黄历了,因为过去人们没什么消毒措施和药物,盐是唯一的,比清水有效所以用盐。但是,现在中国人吃盐过多,已经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北方人。所以没必要在漱口时再盐水,而且如果真是口腔牙齿炎症,盐水也是无效的,至少需要用漱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