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然而良禽择木而栖,这是自然规律,良好的创业环境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众多的创业者光临。良好的创业环境能调动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那么哪个城市适合创业,中国最适合创业的城市是哪个?来看看中国最佳创业城市排行榜吧!
2014中国最佳创业城市排名
NO.1广东省广州市
上榜理由:
广州是中国第三大城市,中国南方政治、军事、文化、科教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社会经济文化辐射力直指东南亚。广州作为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有“千年商都”之称。20多年来,广州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2011年广州成为继上海、北京后,第三个加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城市。广州是公认的高效投资选择地,除了软实力的优越以外,交通、人才等硬实力的优越,也让广州的营商环境如虎添翼。目前来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232家,共设立62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371.3亿美元。
NO.2上海市
上榜理由:
上海,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上海是中国的铁路与航空枢纽,建有超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其港口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上海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商业之都,吸收外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同样位居国内第一。2012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中国的4%,跃居大中华圈城市之首。作为世界第五大时尚之都和全球三大商都,上海的商业环境、氛围和底蕴在国内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NO.3 湖北省武汉市
上榜理由: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华中第一大城市。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重要的内河港口,中国内陆地区重要的商业、物流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经济发展的“立交桥”,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全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武汉是外商投资中西部的首选城市,截至2012年底,境外世界500强已有98家在汉投资,高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NO.4 浙江省杭州市
上榜理由:
杭州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航运、科教、传媒中心,华东地区交通、航运枢纽,长江三角洲副中心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杭州是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世界休闲博览会和中国国际动漫节的终身举办城市,文创产业综合竞争力在两岸四地大众城市中排名第三,原创动画片产量继续居全国城市之首。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连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人均GDP接近富裕国家水平。杭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满活力,已成为长三角民营经济第一大市。杭州的金融实力居全国第五,是中国金融机构最为齐全、金融业务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NO.5 广东省深圳市
上榜理由: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作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基本形成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准的开放格局,全市多项经济指标居中国大陆各城市之首。2012年,深圳GDP突破2000亿美元,经济总量跻身全球城市30强。深圳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涌现出华为、中兴、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比亚迪、腾讯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目前,已有192家世界500强企业到深圳投资,是中国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之一。
NO.6 福建省厦门市
上榜理由: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著名的海港旅游城市,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设立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城市之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厦门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优惠的投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厦门海、陆、空交通配套衔接水平较高,具有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的优势。厦门港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18位。厦门是福建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通用、戴尔、ABB、太古等企业都已相继在厦门投资。
NO.7 陕西省西安市
上榜理由: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西安发展迅速、产业兴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经济增长连续9年保持了13%及以上的速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NO.8 湖南省长沙市
上榜理由: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水、陆、空交通发达。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也是环长株潭城市群龙头城市。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化和长株潭融城,长沙(长株潭)作为国家级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着引领全国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并为之榜样。2012年,长沙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年新增境外投资项目24个,实际利用外资29.7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4%,增幅高出全国18.14个百分点。长沙已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热点,外商投资位于中部省会城市前列,戴尔、哈里斯、江森自控、麦格纳国际……目前,入驻长沙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近百家。
NO.9 安徽省合肥市
上榜理由:
合肥位于安徽中部,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协调会五大常设主席方之一,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科研教育中心城市,全国金融综合中心城市。合肥的科研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第二。2004年,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业生产基地,吸引了来自格力、美的、长虹等全国家电制造业龙头企业在此落户。
NO.10 江苏省苏州市
上榜理由:
苏州是中国华东地区的特大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重要的副中心城市之一。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苏州是江苏省重要的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枢纽,同时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之一。苏州拥有至亚洲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第一大港、中国大陆第九大港——苏州港,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苏州民营经济实力较强,各项指标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2012年苏州经济总量为(包含苏州工业园区)1738亿元,位居中国大陆第五。
NO.11 浙江省温州市
上榜理由:
温州市是浙江省辖地级市,浙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12年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2013年,温州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当地老百姓被称为东方犹太人。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立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典范之一。民营经济在温州工业领域已经占主导地位,已形成了电气制造业、鞋革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造业、服装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十大行业,并形成了3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
NO.12 河北省唐山市
上榜理由:
唐山是河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中国北方重要的的对外门户,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世界级新型工业化基地,同时也是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唐山目前已形成了煤炭产业、精品钢铁、陶瓷制造、装备制造、综合化工、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旅游休闲、服务产业、电力行业、新型建材、高效农业等支柱产业。2012年唐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5861.6亿元,全部财政收入62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85元和11460元,居河北首位。经济总量在全国所有沿海城市中排名第13位。
NO.13 山西省大同市
上榜理由:
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华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大同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享有“佛国龙城”之美誉,境内古建筑、古遗址3000余处。大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碳、石灰石、高岭土、耐火粘土、石墨等。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376亿吨,其中著名的“大同煤田”面积达17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主要煤田之一。大同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势力雄厚,已初步形成以煤炭、电力为支柱产业,冶金、机械、建材、化工、轻纺、制药、食品等工业门类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NO.14湖北省黄冈市
上榜理由:
黄冈是湖北省地级市,位于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京九铁路纵贯全市,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仅一小时车程,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冈名优特农副产品久负盛名,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个,数量占湖北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的三分之一,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近年来,黄冈经济在低起点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居湖北省前列。2012年,黄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46亿元。截至2013年7月底,黄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首次突破千家大关,达到1002家,居湖北省市州第5位,首次挤进湖北“工业千家俱乐部”。
NO.15山东省滕州市
上榜理由:
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繁荣兴旺的滕州素有“鲁南粮仓”之称,被国家和山东省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是鲁南地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商业网众多,已建成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170余处,年市场成为交额达70亿元以上。滕州是鲁南的能源基地、建材之乡,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煤炭开发基地。滕州工业起步早、基础好、门类齐全,拥有近40个行业大类,形成了以煤电、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纺织六个支柱产业。 NO.16江西省上饶市
NO.16江西省上饶市
上榜理由:
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进入21世纪以来,秉承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条件,上饶进入工业快速增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口聚集大幅提升。上饶正着力建设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国家粮仓和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全国一流和世界有影响的旅游休闲基地、区域商贸物流集散基地。
NO.17河南省济源市
上榜理由:
济源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铅锌深加工基地和电力能源基地、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矿用电器生产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河南省重要的盐化工和特种装制造基地。济源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40余种,动植物资源3200多种,药材118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逾百种。富足的资源和能源为济源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成就了钢铁、铅锌、能源、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82家,其中,豫光、济钢两家企业超100亿元,双双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NO.18湖南省益阳市
上榜理由:
益阳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的湘北洞庭湖区域,自古就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益阳是远近闻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主要矿藏20多种,锑、钨、钒、石煤的储量占全省第一。益阳经济活跃,产业基础良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是全国有名的“竹子之乡”,楠竹、茶叶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市十大家产品产区中,有不少被定为国家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商品鱼基地、瘦肉型获得基地及综合商品基地。2012年,益阳实现GDP达1020.28亿元,经济总量进入“GDP千亿元俱乐部”。益阳拥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22家,其中,中联重科、科力远、汇盛科技、纳爱斯、益华水产、艾华电子、克明面业等企业年产值超过十亿元。
NO.19江苏省宿迁市
上榜理由:
宿迁,位于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是江苏省最为年轻及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之一。近年来,宿迁金融行业与商业发展迅速,大批国内外优秀企业品牌、银行纷纷进驻,民营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层次明显提升。2012年,宿迁市GDP达1506.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进入全国地级市排名70强,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双双跨越千亿元,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江苏省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60亿元、连续9年保持20%以上增速。
NO.2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上榜理由: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黑龙江省第三大城市,也是黑龙江省东部和吉林省东部最大的中心城市。近年来,牡丹江市大力实施创新创业、追赶跨越的发展战略,经济摆脱了多年低速增长的局面,实现了超常规增长。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世界五百强企业圣戈班,以及佳通、大亚、潍柴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非国有经济成为拉动牡丹江市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一大批投资数额大、牵动力强的立市型大项目为牡丹江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工业经济增加值增速逐渐从一位数上升到两位数,形成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的现代化工业格局,并以全新的产业体系支撑起整个大牡丹江工业发展框架。